智慧邵陽縣6月13日訊
6月13日下午,2025年邵陽市“文化和自然遺產日”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在邵陽縣舉辦。邵陽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相關領導以及縣領導劉真林、周紀國、曾朝陽、馬運華參加活動。
本次活動以“融入現代生活——非遺正青春”為主題,旨在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,讓廣大群眾共享邵陽市非遺保護成果,感受邵陽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,進一步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,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,擴大邵陽布袋戲和邵陽非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,推動全市文旅高質量發展。
開幕式上,祁劇、城步苗歌、邵陽花鼓戲、花瑤山歌、傳統武術等10個非遺文藝節目相繼上演,鮮明濃郁的民族特色,清新自然的生活氣息、載歌載舞的表現形式、輕松活潑的藝術風格,讓現場觀眾穿越時空,近距離領略非遺之美。
在非遺市集上,12個非遺項目,現場制作、雕刻、重點展示非遺傳統技藝精湛和傳統美術作品的精美。寶慶竹刻、邵陽根雕、花瑤挑花、邵陽藍印花布、新邵剪紙等各類非遺文創產品琳瑯滿目、備受青睞;美食展館里,武岡米花、五峰鋪綠豆粑粑、茶油豆腐、洞口神仙豆腐、城步油茶、綏寧萬花茶、佘田橋豆沙粑粑等12個美食令人垂涎,讓市民盡享舌尖上的“非遺”。展館的不遠處,踩高蹺、扎故事的表演者動作嫻熟,身姿輕盈如燕,靈巧穿梭,引得眾人連連喝彩。
邵陽市歷史文化積淀深厚、民族文化交融薈萃,擁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近年來,邵陽市扎實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,積極推動非遺實現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,加快促進非遺保護與鄉村振興、文旅發展等深度融合,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。全市目前已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6項、省級非遺項目53項、市級非遺項目158項,縣級非遺項目211項,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3人、省級傳承人50人、市級傳承人174人,縣級傳承人131人,初步形成“政府主導、全民參與、成果共享”的文化遺產保護格局。邵陽縣作為文化大縣,非遺資源豐富多樣,邵陽布袋戲、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國家級非遺項目熠熠生輝,白倉高蹺、五峰鋪扎故事、手工榨油術、根雕省級非遺項目精彩紛呈,10個市級非遺項目、11個縣級非遺項目如繁星點點,共同構成了邵陽縣豐富多彩的非遺體系。
本次活動由邵陽市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主辦,邵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所、邵陽縣文化旅游廣電體育局承辦,邵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執行,湖南省祁劇保護傳承中心、邵陽縣文化館、邵陽縣鳳凰城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協辦。(周鵬 蔣雯 趙悅)
來源:邵陽縣融媒體中心
作者:周鵬 蔣雯 趙悅
編輯:夏洛菲
本文為邵陽縣新聞網原創文章,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chimeioil.com/content/646940/53/15056613.html